广东科曼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吕先生 13829269725
邱小姐 13418234031
Tel: 0769-88877337
E-mail:dglqm@kemansi.com
地址: 东莞市高埗镇冼沙五坊祥福路3号
网址:www.kemansi.com
五轴机械手凭借其灵活的运动能力,在加工、装配等领域广泛应用,能够完成如空间曲线加工、复杂曲面抓取等复杂轨迹运动任务。其原理涉及机械结构、伺服驱动、控制系统、运动规划算法等多方面的协同工作。
从机械结构来看,五轴机械手通常由多个关节和连杆组成,五个运动轴赋予其在三维空间内更丰富的运动自由度。这些轴包括三个直线运动轴(X、Y、Z 轴)和两个旋转运动轴(如 A 轴、B 轴)。直线轴负责实现机械手在空间中的平移,而旋转轴则可以改变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姿态,使机械手能够从不同角度接近目标物体或加工位置。这种结构设计让机械手能够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通过多个轴的联动,实现多样化的运动轨迹。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加工复杂曲面零件时,五轴机械手的旋转轴可以调整刀具的角度,使其始终与曲面保持接触状态,配合直线轴的运动,完成复杂曲面的加工。
伺服驱动系统是五轴机械手实现复杂轨迹运动的动力来源。每个轴都配备有伺服电机,这些电机能够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准确地控制转速和转角。伺服电机具有高响应性、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执行运动指令。例如,当机械手需要执行一个快速变向的复杂轨迹时,伺服电机可以迅速调整转速和扭矩,驱动相应的轴快速运动,同时保持运动的平稳性,避免因惯性或冲击力导致的运动偏差。此外,伺服电机还可以实现准确的位置控制,通过编码器实时反馈电机的旋转角度和位置信息,确保机械手的每个动作都能达到预期的位置。
运动控制算法是五轴机械手实现复杂轨迹运动的核心。控制系统通过专门的运动规划算法,将目标轨迹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运动指令,并分配到各个轴上。常见的算法有插补算法,如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等,通过在已知点之间插入中间点,生成连续的运动轨迹。对于更复杂的曲线和曲面轨迹,则采用样条插补等算法。这些算法能够根据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特性,计算出每个轴在不同时刻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使机械手的各个轴能够协调运动,实现平滑、准确的复杂轨迹运动。同时,为了应对实际运动过程中的干扰和误差,控制算法还会结合反馈控制机制,根据传感器反馈的实际位置和姿态信息,实时调整运动指令,修正运动偏差。
传感器系统在五轴机械手实现复杂轨迹运动中起到重要的辅助和监控作用。位置传感器(如编码器)用于实时监测各个轴的运动位置,确保机械手按照预定轨迹运动;力传感器可以检测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与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在装配、打磨等需要力控制的任务中,根据力反馈调整运动轨迹和力度;视觉传感器则能够识别目标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姿态,为机械手提供环境信息,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和调整运动轨迹,实现自适应的复杂轨迹运动。